教学成果主要内容
一、成果解决的主要教学问题
1.“碎片化”的教学内容降低教学有效性问题。智慧课堂“碎片化”教学内容缺乏完整性、系统化和针对性,从而降低了教学有效性。只有重建真实、完整和精准的教学内容,才能提高教学有效性。
2.单一的知识灌输教学模式导致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薄弱问题。智慧课堂存在以PPT讲授的单一被动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学习主动性不高。教学效果差。只有通过引导,增加教学活动,才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片面的终结性学习评价机制影响学生全面发展问题。智慧课堂存在学习效果终结性评价方式,忽视了知识、能力及素质的综合评价。改变多元智能形成性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教学问题的主要解决方法
1.通过“项目载体、多态呈现”,重建“工作情境”教学内容。具体做法:(1)建设“3个一”教学内容:“一个项目”,选取山大鸥玛标准化考试学生在线考试系统为学习项目,实现教学内容真实性;“一个任务”,按照项目典型开发流程组织教学内容,实现教学内容系统化;“一个理念”,以“以学定教”理念为指导,根据智慧平台实时推送的学习反馈数据,动态设计“不讲-略讲-精讲-细讲”教学内容,实现教学内容精准化。(2)开发“多模态融合”学习资源:开发虚拟现实、视频、图片、语音等多模态融合的学习资源,优化教学内容呈现方式;“项目载体、多态呈现”教学内容建设模式实现了有效教学。
2.应用“三驱动七步骤三辅导”改变课堂实施模式。具体做法:(1)通过 “三驱动”改变教学过程。课前通过“任务清单”驱动引领自主学习;课中通过“学习问题”驱动引领知识内化;课后通过“作业清单”驱动引领发展高阶技能。“三驱动”有效解决了学生自主学习参与意愿低的问题;(2)应用“七步骤”,改变实施方法。“七步骤”导学方法包括课前任务导入,课中问题展示、讨论分析、答惑解疑、合作探究、点评,课后巩固提高,引导学生实现自主个性化智慧学习体验;(3)重组“三辅导”师资队伍,改变师资水平:建设“教师+工程师+学长”助学集群,通过主题讨论,解决校企项目、知识拓展、技能大赛、职业资格证书四个模块拓展学习问题,实现学生多样化的高阶能力培养。
3.采用“多元智能评价”改变学习评价方式。构建“教师、学生、平台”多元评价主体,量化“知识、能力、素质”多维评价指标,采用诊断、形成性、综合性评价方法,实时推送评价结果,引导学生自主调整学习行为,保障学生全面发展培养的顺利进行。
三、高职智慧课堂的构建
1. 构建促进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培育的高职智慧课堂内容
以知识能力价值观为引领,应用“智慧教育、学习成果导向”理论,根据智慧发展规律,设计了促进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培育的智慧课程内容。课程选取了符合学生认知的山大鸥玛标准化考试模块的学生在线考试系统为学生学习成果目标,按照软件项目典型开发过程设计组织了12个教学任务,适时融入“四有”职业面向价值要素,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图1 融思政要素的课堂内容设计
2.构建了突出IT综合职业素养提升的“项目载体、多态呈现、引领实施、多元评价、智能控制”的高职智慧课堂
智慧课堂由5部分构成:
“五对接”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对接岗位标准、能力目标对接工作技能、素质目标对接员工素质、多元评价对接员工考核,拓展提高对接员工培训。“五对接”实现学生综合职业素养与企业人才需求规格的“零对接”。
“3个一”教学内容:“一个项目”即实现教学内容载体的企业项目;“一个任务”即实现教学内容系统化的“典型工作任务”;“一个理念”即实现教学精准化的“以学定教”理念。“3个一”教学内容建设模式实现了教学有效性。
“三驱动七步骤三辅导” 引领实施模式:
(1)“三驱动”教学过程:包括课前“任务驱动”,实现“自主学习”;课中“问题驱动”,实现“知识内化”;课后“作业驱动”,实现“知识深化”。“三驱动”引领学生自主实现了个性化智慧学习体验。
(2)“七步骤”导学方法:包括课前任务导入;课中问题展示、讨论分析、答疑解惑、合作探究、点评;课后巩固提高。“七步骤”导学法实现了学生活学活用学科智慧的形成。
(3)“三辅导”助学集群:即 “教师+工程师+学长”助学集群。“三辅导”集群推送促进了知识深度学习的碰撞与交流,实现了学生学科智慧的“深度加工”。
多元评价策略:创新了“多元评价、量化增值”过程形成性学习评价策略,保证学生综合职业素养的形成。
智能控制教学平台:使用雨课堂等智慧教学平台,通过智能监控实时反馈诊断数据,引导教学行为做出适应性调整。
图2 高职“智慧课堂”框架
三、高职智慧课堂的引领实施
引领实施的智慧课堂实施过程分为3个阶段:课前“任务驱动”,引领自主学习;课中问题驱动,引领知识内化;课后作业驱动,引领知识深化;课堂实施方法采用七步骤导学方法。以项目四任务二用户登录窗体设计一节课智慧导学为例描述智慧课堂实施过程。
(1)项目载体、任务驱动的“多模态融合”的课前知识学习;
课前预习作业发布(七步骤-1):通过雨课堂在线网上教学平台布置预习作业2道题:第一道题是搜集世界艺术臻品莫高窟壁画的雕刻历史和精美的壁画图片;第二道题是如何把我们设计的普通用户登录界面也打磨成我们的“臻品”?。
图3 普通设计效果 图4 高端设计效果
多模态融合的智慧学习资源发布:通过雨课堂发布多模态融合的立体化学习资源,包括视频、文本、图片、在线网站虚拟学习实践环境等多种形态的可视化学习资源,调动学生眼、耳、手、脑并用的多感官参与智慧学习过程。
图5 智慧课堂学习资源
(2)以“以学定教”理念指导,实施“问题驱动”的课中知识内化导学过程
根据课前学生自主学习的作业反馈情况、预习测试反馈情况和在线交流反馈情况精准设计课堂学习目标、导学内容、导学方法、学习手段。
图6 预习知识测试情况
图7 在线交流数量统计
课中知识内化导学采用了“理实一体化”(七步骤2-6)导学方法,分为5个环节:问题展示-讨论分析-答疑解惑 -合作探究-点评。
环节2:问题展示。展示学生学习成果,导出问题。
图8 学习成果展示
环节3:讨论分析。分析预习中的问题,讨论所需要的知识。
图9 学生讨论分析
环节4:答疑解惑:教师进行知识讲授,学生学习;教师示范任务实现的技能技巧应用。学生领悟。
图10 知识讲授
图11 实践示范
环节5:合作探究。教师点拨思路,学生模拟实践。
图12合作探究
环节6:点评。教师、小组对作业效果进行评价,分析优、缺点。
图13 点评学生作品
(3)促进多样高阶创新能力提升的课后巩固提高过程(七步骤-7)
雨课堂发布课后作业及自适应SWT框架拓展知识的学习资源,促进学生深层学习。
图14 拓展任务及资源
引入企业绩效考核方法到课堂管理,提出“多元评价、积分考核”过程形成性考核方案。参照企业员工标准量化了学习时长、考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测试成绩、拓展学习6个指标,由教师(企业工程师)、平台和学生方三方协同评价各项成绩,按照量化增值方法,智慧学习平台智能化实时推送个人学习成绩及学习分析报告,引导学生做出学习行为的自主调整。
图15 智慧课堂智能评价